• 土木再生

    身边的城市

    ——深圳自发建造独立调研

    MY CITY

  • 展览主题

     

    2015年4月,土木再生联合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发起“身边的城市:深圳自发建造独立调研”,希望发动专业者,在没有接受委托任务情况下,自发研究身边城市的一些现象和课题,尤其是深圳较为特别的自发建造现象。这个项目得到深圳市城市更新办公室和中国民主同盟深圳市委城市规划与建设委员会的支持,也获得了来自国内外建筑师、规划师及城市研究学者的积极响应,吸引了来自深圳大学、香港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高等建筑研究所等十多所高校的城市专业研究者及多个城市研究机构的踊跃参与,提交了10多个优秀的深圳自发建造研究课题。经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申请和组织策划,这批调研成果得在2015UABB主题展上展出。

     

    随着深圳过去35年的城市化发展,城市非正式空间迅速扩张,又逐渐缩小, 深圳城市发端的原生态活力也蓬勃生长,又逐渐式微。这些现象及其机制和作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特别是对主流专业界来说。在城市越来越以政府和开发商为主的城市开发操作模式之外,城市居民自发的建造,有时更能直接回应居民用户特别是外来人口的居住需求,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土地原所有者参与城市建设的主体权利,以及根植于土地空间上的历史与人文脉络,并且在空间利用效率、开放度、功能混合度、创造城市活力上,有着值得研究和学习的民间底层智慧。

     

    这批成果以自发式城市研究来呼应自发建造现象,通过创新运用学术文献、话剧剧本、小说、纪录片、虚拟现实交互装置等多样方式,将深圳非正式空间的历史、人文与科技相结合,多维度、多媒体地再现了与主流视野中不一样的深圳城市活力景观。

  • 展览形式

    文献展示

    以文献展的方式,运用艺术的手法呈现本研究项目中由专业人士自发开展的重点研究项目,重点呈现本项目的开放性以及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其中包括方頔的“新乌托邦-巴别塔村“、文凡的”小城市“等研究。

    虚拟现实(VR)交互装置

    以土木再生的“岗厦罗生门”城市考古项目为主干,土木再生与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深圳市规划国土房地产信息中心和眼界科技,进行内容设计,以在岗厦片区以及周边的福田中心区空间为核心,汇集历史、人文、空间数据,借助VR虚拟现实技术,从时间轴和空间轴上进行虚拟穿越。

  • 策展团队

    项目发起

     

    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

    共同发起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支持机构

     

    深圳市城市更新办公室

    中国民主同盟深圳市委城市规划与建设委员会

    学术支持

     

    孟建民

    刘晓都

    马立安

    杜鹃

    黄伟文

    统筹策展

     

    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

    任珏、万妍、赖凡、傅娜、邓世杰

    展览设计

     

    段鹏

    张雪石

  • 展讯

    展览时间

    2015年12月4日-2016年2月28日

    地点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深圳蛇口 原大成面粉厂 主题展

  • 变的城,不变的古城

    刘一玮 @香港大学

    broken image

    听闻深圳“鹏城”之名源于东边大鹏半岛上的一座所城——大鹏古城,这座始建于明的卫所之城,数百年来生长出平等的住区街巷和丰富的建筑形态,在一次次逐渐更新的邻里网络中得以延续和保存。十五年前,居住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古城开始被作为文物保护起来,文化资源的开发变成了古城的新课题。设计师和艺术家们来到这里解读和呈现古城文化,民宿老板和创业者们将老宅变成了店铺和民宿,将另一种居住体验植入古城。由于产权私有,租住在这里的外来务工家庭能够免于突发的大规模转移,但逐渐消亡的邻里网络和不断上涨的房租,让人们担心迟早会被迫迁出这片他们熟悉的落脚社区。同她身后的城市一样,变化每一天都在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改变古城的队伍中,原有的空间规则频频受到挑战,人们协商,妥协,合作,主动在空间背景中构建可适的新的社会网络。在这些变化之下,我们又分明察觉出一些不变的东西,储存和展示着古城的记忆。

     

    展品以大鹏古城的总平面图为素材,通过一组层叠并置的地图,反映出古城如何从一个均一化的城市住区发展成为一个秩序化的旅游消费区,以及这一过程中住区空间的变与不变。

    broken image

    ▲​建筑形态的延续与差异

    broken image

    ▲作者调研工作照

    局部模型示意(阴影处为镂空)

    ▲​展品草模推敲

     

    作者简介

    刘一玮:香港大学建筑系博士候选人。西安交通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诺丁汉大学可持续建筑技术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居住形态,合作住房及开放建筑。2012年开始关注并记录深圳大鹏所城的社区变迁与发展,本次展览中,在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贾倍思博士的指导和建议下,在“土木再生”策展团队的帮助下,共同制作完成这件作品。

  • 飞跃深圳!

    ——VR(虚拟现实技术)穿越的城市故事

    @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深圳市规划国土房产信息中心、

    @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未来+)、@眼界eMAX

    broken image

    《飞跃深圳》是由土木再生、深圳规划国土房产信息中心、公共艺术中心、眼界eMAX共同发起的虚拟现实项目。它缘起土木再生的“岗厦罗生门”城市考古项目,汇集历史、人文、空间数据,借助VR虚拟现实技术,从时间轴和空间轴上对城市空间进行虚拟穿越。


    作品创作的出发点是探讨移民与城市化的关系。深圳岗厦河园片区是一个已经被拆除改造的城市空间。通过与政府合作,开发团队利用岗厦拆迁前的城市模型数据还原了岗厦的生活场景使人能够在虚拟世界中重温过去的生活氛围。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作品启发体验者思考快速城市化对于移民的影响。


    “飞跃深圳”的创作过程也充满实验精神。参与方包括政府、企业、NGO,以面向社会的公开课程的形式进行剧本创作和开发尝试。它不仅是一次虚拟时刻的飞跃,也是公益+科技的飞跃性结合,更是通过协作模式的创新,将公益、政府机构和科技公司进行跨界融合,一同为寻找深圳的城市文明而做出的突破性努力。这不仅仅利用是VR虚拟现实技术实验的的一次时空飞跃,也是公益与科技的一次飞跃性结合,更是通过协作模式的创新,将公益、政府机构和科技公司进行跨界融合,一同为寻找深圳的城市文明而做出的突破性的努力。

    broken image

    ▲​8月6日,研究员小组在规划大厦进行了首次较为深刻剧本探讨,涉及到的领域有编程、动画、游戏、电影、新媒体等,团队从各自的角度出发,从创作主题和技术可实现层面问题对剧本进行创作和审核,讨论整整持续了7个小时。

     

    这是深圳,甚至全国范围内,第一次由民间公益机构联合政府机构和科技公司一同进行的数字城市协同设计项目,由深圳规划国土房产信息中心提供仿真模型作为数据基底,由土木再生提供的人文历史数据为故事原型,叠加历史地形数据,由眼界eMax公司提供自主研发的VR眼镜为主要硬件设备及三轴随动座椅技术增强VR体验,由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未来+”设计创新教育课程邀请国内外知名VR专家及团队,以小见大的方式,回溯深圳35年来的城市变迁过程中的人文主题,创造深圳这座年轻都市所特有的文化共识意义上的沉浸式体验。

    broken image

    ▲《飞跃深圳》将打造类似《PAPLIKA》的穿越式体验

    broken image

    ▲穿越复原的岗厦城中村

     

    发起机构:

     

    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

    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起源512汶川地震的灾后建筑援建,目前是一个思想知识库和开放协作平台,汇集乡村/边缘社区实践案例,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共同交流探讨乡村/边缘社区设计与营造问题,并为这一领域的需求和资源供应提供信息对接的服务。“岗厦罗生门”是土木再生发起的一项城市考古研究项目,目前已经收集整理55万余字的研究资料,已征集12个本地及海外联合研究课题,获得国内外学术机构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eMAX眼界

    眼界科技有限公司,亚洲虚拟现实科技体验馆领跑者。全球首部虚拟现实随动装置创造者,未来虚拟世界与VR时代入口的领路人。信念:眼观无界,见所未见。

     

    深圳规划国土房产信息中心

    深圳市规划国土房产信息中心(深圳市空间地理信息中心)隶属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主要承担深圳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管理和服务,规划国土房地产海洋管理的信息化,以及全委规划国土房地产业务档案的管理和服务。具体包括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基础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和数据产品开发,各类信息采集建库、加工处理和应用分析,信息资源和档案的管理与服务。先后完成办公自动化、行政审批服务、规划国土房产管理数字化工程等多个大型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其中,“深圳市规划国土管理信息化工程”于2001年1月荣获200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承建市信息化重点工程“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成全市自然资源与空间地理数据库及多层次在线服务体系,创新了空间信息共享模式。

     

    深圳公共艺术中心·未来+

    深圳公共艺术中心(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是深圳市规划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下属的事业单位,履行城市与设计创新的推广促进工作。“未来+”项目是公共艺术中心/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最新的设计创新教育平台。艺术中心因应时代转型及环境变化的挑战,基于深圳/珠三角的本地资源和需求,以十年五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UABB建立起来的学术网络,及近四年来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开展的广泛城市实践课程为基础,提供实践/研究/教学合一的课程,培养未来创新领袖。

  • 街道公共空间摄影展

    ——深南大道城中村副本

    清华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部设计部

    broken image

    ▲作品局部-​2015年8月8日-沙河街下午3-7点东立面

     

    “身边的城市”为2015年12月4日深港双年展的主题之一。清华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是参展单位之一。我们希望通过对“身边已建成的城市空间及建筑”的研究,提升并改善非人性化的部分,保护并延续在时间沉淀中得到人们认可的空间与场所,而这些沉淀渐渐地演化为深圳的历史与文脉。

    在调研身边的城中村时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通过摄影展希望大家能共同寻找答案。

    城中村与世界其它地区贫民窟的区别是什么?

    城中村里住了些什么样的人?

    在拍卖土地、开发商、银行三位一体的商品房体系外,城中村另立了一套完善的居住体系,这套居住体系给城市带来了什么?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初始阶段,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中,移民们的第一落脚点在哪里?

    城中村的规划和建设简单到粗暴的地步,但它呈现出来的空间和社会景象却又那么复杂和丰富,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策展机构:清华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部设计部

    参与机构:侃图(手机APP)、煎蛋剧社

    参与者:法国艺术家NICO、独立建筑师黄剑、白石洲租客蒋元纯、胡荣喜。

    鸣谢:清华苑总部规划师吴卫华。

    broken image

    ▲作品局部-​​VILLAGE PRINTING—法国艺术家NICO

    broken image

    ▲作品局部-2015年9月13日平山村

    broken image

    ▲​作品局部-​白石洲摄影展(黄剑)节选

  • 城中村住宅内部空间研究

    周立涛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

    broken image

    ▲​作品局部

     

    这项研究是截取了岗厦村内部空间的几个片段。作者通过1个月的实地调研,将重心集中在岗厦村内部的空间质量上。通过对社会空间实践的调研(socio-spatial practices),挖掘空间背后使用的机制,这些机制是和社会、经济、文化和岗厦村制度紧紧的结合在一起的。这些范式之间互相影响,从而影响岗厦村内的居民进行不同类型的活动。最后通过mapping绘图的方式,和叙事(narratives),真实的在历时性的基础上,共时性地呈现出所有的社会空间活动,供参观者更客观地感受到作为岗厦村不被外人知道的一面。

    broken image

    ▲​作品局部

    broken image

    ▲​作品局部

    broken image

    ▲作者​周立涛

    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博士(Phd by Design,2年级)。主要研究是社会学、政治经济学、人类学和城市设计中的不同质量的空间的生产,特别是中国当下城市化中空间生产的复杂性、矛盾性和异质性。同时研究偏哲学中的主体性生产,production of subjectivity (主体性生产), subjectivity of becoming (主体性生成), ethical subjectivity (伦理的主体) 和political subjectivity (政治的主体)。同时结合不同主体性的空间研究方法论:民族志、女权主义方法论、ANT&Assemblage方法论和mapping。

  • 给城中村来点逼格

    ——基于岗厦村的城市更新探索

    李颢禹、梁天吉、洪崇林、李思齐、王冠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broken image
  • 小城市

    ——公共空间的尺度

    文凡 @香港大学

    broken image

    ▲展览作品局部

    broken image

    ▲展览作品局部

     

    这项研究主要关注于公共空间的尺度。

     

    1.   关于尺度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建筑和城市的尺度在不断的放大,并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公共空间。然而,公共空间并不是一种“空间”,而是一种空间的“状态”,它并不能够用米、平方米、平方公里来计算。城市越来越大,建筑越来越大,然而这种“放大”并没有为市民创造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间,反而“消灭”了很多,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上的不公平。

     

    从建筑的角度来看,这项研究将会展现建筑和城市具备的巨大潜能:建筑和城市(的尺度)在如何影响社会关系和经济发展。

     

     

    2.   关于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师们热衷讨论的话题,然而,它却经常被误解或者低估了。历史上已经有很多哲学家、历史学家讨论、研究和争论过这个议题,最终得到的一个广泛共识是: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中性的、不带任何歧视或选择性的空间,在这里人们可以自由地进行社会交往、信息交换和政治参与,通过这些活动,人们能够形成社会的共识,政府公权力也因为一旦在此得到人们的认可而获得正当性。因此,城市公共空间并不仅仅是一个开敞的空间,更毫无疑问地是一个自由、公平、民主的空间。这种自由民主既应当体现在政治学和社会学意义上,也应当体现在经济学意义上。

     

    深圳的城中村是最好的公共空间样本。从“公共”的角度来说,人们可以轻易地发现城中村和城市其他部分的不同:平等、自治、民主。村民之间发生争吵,但也民主解决问题;村民们极力争取和保护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空间的权利;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每个村子都扛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让“强拆”没有出现在深圳。

     

    当与深圳的城市其他部分进行比较的时候,城中村往往被视作是混乱、非法违建以及低品质生活的代名词,让政府和公众考虑尽早拆除和改造它们。然而,在这项研究中,通过福田区岗厦村改造前后的状态做对比,我们会发现,也许城市并不应该拆除城中村,相反应当向它学习:学习如何创造一个更公平、更民主的城市。

     

     

    3.  关于展览

     

    展览的内容主要为岗厦村拆迁前后的空间和社会状态对比,展览的形式主要为展板、虚拟3D模型和APP。

    broken image

    ▲作者文凡

    文凡,同济大学建筑学学士,香港大学建筑学硕士,现工作于香港凯达环球(Aedas)有限公司。该项研究在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杜鹃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并作为毕业设计的研究基础。

    项目主页:http://wenfan.cn/projects/supermicro-city

    个人网站:http://wenfan.cn

  • 岗厦街道系统和界面形态

    @蜗牛工作室

    broken image

    ▲作品局部--街道剖面一部

     

    作品背景及主旨:

    相比外部城市街道那种虽然结构简明、形式现代却多少有些枯燥单一的情况,城中村空间呈现的不确定和多样化特征存在某种吸引力是可以理解的,岗厦也是如此。岗厦的街道系统和界面形态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不稳定组合,加之步行化的特征,有些类似迷宫的印象。其空间形态中体系与非体系、组织与无组织的“平衡”是研究最感兴趣的部分。研究尝试去理解这种特征的形式运作方式以及其背后可供归纳的空间规律。

     

    研究内容概述:

    街道系统和界面形态是研究选择的两个主要线索。街道系统对于城中村总体形态起到基础性作用,其结构存在大致的使用等级而并不是像看上去那样匀质,其轮廓呈现前现代的“有机化”特征。城中村内的建筑个案以这两点为生长框架自由发展形成特殊机理形态。城中村街道界面是由多个小区域的建筑群体界面拼合而成,首层界面表现出高密度的多样并置情况。街道系统对界面形态的形成做出“方向性”引导,界面能够通过位置的选择对系统做出一定的修正。

    broken image

    ▲作品局部

    broken image

    ▲作品局部

    broken image

    ▲团队调研工作照

     

    创作团队

     

    蜗牛工作室 (Studio G) ,由杨之懿2008年创立于上海,专注于东亚大都会地区城市发展以及建筑形态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杨之懿毕业于荷兰贝尔拉格建筑研究学院(Berlage Institute)。程文杰是东京大学建筑学博士候选人。

     

    岗厦项目成员:

    杨之懿、程文杰、丘健海、周松葵、欧阳倩、杨云帆、沈商、何奕君、孙佳琴

  • 握手楼的伸手之间

    ——沙埔头村缝隙空间研究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院(ACDI)

    broken image

    项目说明:

    随着深圳近30年爆发式的发展,城中村的高度自发性和适应性使其形成了深圳城市化背景下的特殊形态。多方的利益纠葛,复杂的社会问题都在城中村得到最集中的体现。旧改困难重重,若要推倒重建,社会底层的生存空间又该去往何处?而其脏乱差的现状已然成为城市的一道疤痕……


    ACDI建筑创作院始终关注城市化背景下的社会问题,从建筑师的角度积极介入城市建设。面对城中村这一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它解决了很大部分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生存问题,不可简单拆除;另一方面,我们仍需积极寻找目前可行的,简易现实的方式来试图提升城中村的民生条件,创造有益于整体社会的良性文化。

    研究课题:
    我们通过对沙埔头村握手楼缝隙空间的测绘调研,启发人们的关注点从改造困难的握手楼本身转移到更具可实施性的缝隙空间中来,试图用“微整形”方式对城中村的“留白”进行再利用,再思考和再想象,提升城中村的民生条件,以期寻找使城中村在深圳下一个30年继续得以发展的可能性。

    1. 统计现深圳城中村往往被人们忽略的缝隙空间的面积、尺度及存在问题;
    2. 研究几种现实可行的小设计,改善缝隙空间的物理环境,来创造积极的公共空间。
    3. 期望以此为引子,从小着手,由外到内,可以启发人们对自己生活空间的持续关注,引导居民改善居住品质,用自发行为改变城中村“城市疤痕”的尴尬局面。

     

  • 乌托邦之巴别塔之村

    ——政策引导下探索可持续的深圳城中村改造/再生运动

    方頔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broken image

    ▲作品局部-巴别塔

    1、创作主旨

     

    我的毕业设计是在“New utopia:On the ruins of welfare state ”的大课题下,根据自选的地方和文脉做出相应的阐释。我的选址为深圳岗厦村, 由于其拆迁改造历时之长及过程之迂回,它是近年来被讨论最多的城中村之一。


    基于对深圳城市发展建设的研究及对城中村的深度走访,笔者认为城中村部分保留的传统村庄的权力结构与集体经济,使其有潜力成为弥补国家福利体制所缺失部分的非体制性社区,同时成为民主乌托邦的一块试验田,也就是巴别塔之村这样一个乌托邦的原型。顾名思义,这个乌托邦的概念与巴别塔的传说息息相关。在圣经中记载,起初人类齐心合力想要 打造一座通天塔,也叫巴别塔。而上帝惧怕人类团结的力量,而让他们开始说不同的语言,将他们驱散到世界各地,致使巴别塔成为一所永远没有被建造完成的塔。而在巴别塔之村这个乌托邦中,一座巴别塔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让说着不同语言,来自不同地方的人齐心合力,最终随着巴别塔及巴别塔之村的完善,他们最终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进而产生力量去对抗社会的不公正。巴别塔之村将是自治与自主的,人们会建立起与外界不同的货币与信用体系,它也是信奉合作与共享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被重新建立。


    然而需要记住的是,不论怎样,巴别塔之村仍然是城市领地的一部分,这意味着它即使已经开始探索一种新的体制,也无法将自己与城市母体全然割裂开来。它将尖锐地挑战世俗的体制,却并不一定要摧毁它,相反,学会与另一种体制共生才能互惠互利,说不定最后对其能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而成为主导。因此,巴别塔村内与村外的边界,对于新生的还尚未稳固的乌托邦世界来说起到了防卫的作用,但久而久之,防卫性会被交换与共享性替代,这道边界将会逐渐模糊最终消解。那也是我的乌托邦与世俗和解之时,亦或是,世俗不再世俗,而乌托邦仍是乌托邦。

    broken image

    ▲2014.12 深圳调研访谈记录

     

    2、研究背景

     

    在深圳这个中国外来人口比例排名第一的城市,有着上百万因没有本地城市户口而未被纳入国家福利体制的外来人口。由于外来人口基数庞大,全民性的保障体制改革举步维艰。外来人口当然并不全是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工,其中也不乏在写字楼里朝九晚五的白领阶层。但显然福利制度的缺失对于那些低收入的外来打工者来说更加严峻。这一阶层也是我毕业设计中的主要研究对象。


    一年时间的毕业设计难以面面俱到地探讨福利制度的方方面面,深思熟虑后,笔者决定在衣食住行中挑出“住”的问题,通过剖析研究对象的生存空间来反映其背后复杂的政治经济的利益博弈,而这一空间对象就是深圳广为人知的“城中村”。


    在深圳,正规的城市住房租金昂贵,政府提供的公租房虽价格便宜但房源稀缺并且位置偏远,因此63%的外来人口选择“城中村”作为栖身之地。“城中村”的话题又牵扯出另一个群体----90年代耕种土地被政府征用的户口农转非的村民们。在失地之后,在市场对廉价住房的需求刺激下,这些村民便“种”起了房子,身份由农民变房东。由于缺乏监管,村民的民房由两层变四层,四层变八层,更可见自带电梯的多达十层的自建房。这些在村民宅基地上的自建房越来越密,挤在一起,楼间距近到被人们称为“握手楼”。


    这片社区顽强屹立数十年,渐渐被城市化吞噬却未被消化,被高楼马路包围,却在空间与社会形态上与外界割裂。村民以相对低廉的租金出租自建房作为收入,同时旧的村集体制度还没有瓦解,他们依然能享受村集体股份制经济的分红,所以大多数人虽然不工作却都有着优渥的收入。虽身处城市中心,经济能力也与城市市民阶层相当,城中村村民却依然沿袭了部分传统村庄的乡规民约,在社会交往与文化生活方面依然游离于城市生活之外,有着自己的世界。外来人口和城中村村民,这两个同为“城市外来者”的群体共同居住在城中村,形成一种特殊微妙的社区关系与社区氛围。


    对于现有的政府与开发商进行的城中村改造项目,以及提倡的变传统村庄为街道社区的改革策略,笔者持有疑虑。主流的城市化一定就是好的吗?被抛弃的传统村庄就一定一无是处吗?当西方福利国家开始反思自上而下的福利制度时,中国还在努力成为福利国家的路上。而在这路上庞大的人口基数又是一块难以逾越的绊脚石。这不得不让让我们深思,我们崇尚并苦苦追求着的福利体系真的是提升国民生活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吗?在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试着去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之路呢?


    带着这样的初衷,我的毕业设计从一开始就不是在找一个答案,而是希望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供大家讨论。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可能性呢?在走访调研多个深圳城中村之后,城中村部分保留的传统村庄的权力结构与集体经济引起了我的关注。这种原始古旧的乡村集体制度粗看毫不讲究,细细研究却发现它将硬性的乡约和软性的民情做了很好的中和,在管理上可谓是软硬兼施。当然这样的管理制度有着规模上的局限性,在足够小的范围内,“民情”才有其约束力,但这不也正契合了未来自下而上自发性的发展趋势吗。


    这些思考都让我认为,城中村作为体制边缘的社区,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极大的包容性,很有潜力成为弥补自上而下福利体制中所缺失的部分。它在主流的城市化进程中依然能保留着传统的村庄体制,这也不排除它可以被开发为民主乌托邦的一块试验田的可能性。

    broken image

    ▲调研期间工作照:2014.09 Ton Mattao乌托邦工作坊

     

    作者介绍

    方頔(Fang Di), 201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获工程学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获理学硕士学位。现暂居荷兰鹿特丹继续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行业。

  • 行走城中村系列

    ——桃花源记

    策划:傅娜,Chris Gee

    参与:黄以然,黄成,朱橙

    broken image

    在城中村的大背景下,我们希望通过艺术绘画的方式探索和展示城中村的精神意义。有朋友在描述城中村时对城中村做了形象的描述,意指城中村是城市中的桃花源。城中村到底是什么?可能对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答,这也是这一次创作的大背景。桃花源其实讨论了去与留,生与死,挣扎与快乐,生活和梦想,迷茫与憧憬等等 现代人也在不断探索的问题。

     

    画卷将绘制出城中村中外来务工的生活状态和城中村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同时关注到村庄在城市开发中的重要时间与时间节点的关系。城中村是帮助逃避城市约束的乐园还是牢笼?是社会挣扎的显微镜还是孵化器?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记录的是一个试图逃离寻找到美好而后又失去的故事,但是美好在那里,在我们的心中。城中村是否是现代版的桃花源记,或者正好相反?

    broken image

    ▲行走城中村短记录片 视频截图

    在这一次的作品中我们突出城中村的意境,同时生活在里面的人,人的生活和他们的故事是我们这次的创作内容。不同的族群对城中村也有着复杂的情感:年轻族群作为现代城市的主力军,生活在城中村里,工作在高楼大厦。每天早出晚归,城中村也许是他们的一个跳板,时时想着离开;长期住户在城中村中非常普遍,在深圳生活了20多年,开着小店,吃着小茶。每天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别有一样风味。为了自己的权利在不断的与现实斗争,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创造着这个社区的和谐;在城中村长大的年轻人作为深二代,出生生长在城中村,不是村里人,甚是村里人,对城中村有着复杂的情感与交友圈; 本地村民在很多的讨论和这是一群躲藏在角落里的人群,因为他们的身份和背景,在城中村高密度的人口中,他们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他们作为本地人,在文化,历史被挤压的过程中,保留着他们固有的精神。这次的作品将绘画与声音结合绘制出城中村多角度的思考。

  • 商南路街区研究

    ——一种开放街区的策略

    叶佳、陈世奇、王婷娟、颜才利、杨媛

    @深圳市清华苑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部设计部

    broken image

    ▲作品局部

    街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街区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身边的城市。如今中国的街区充斥着“看的见的围墙”、“看不见的红线”和各自为营的物业管理。本研究试图选取这类街区的代表,并尝试提出一种开放街区的策略。

    以南商路街区作为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

    (一) 功能混合:商店、办公楼、公寓、住宅、娱乐、学校、幼儿园等混合在一起;

    (二) 街区被产权地块分割:设计单元并不是街区,而是街区里的某栋或某几栋建筑;

    (三) 集中体现了街区发展过程中人与空间的矛盾:人对“融”入街区的意愿与现有街区空间的“隔”的矛盾;

    (四) 改造具有可行性


    说明:本研究从南商路街区中的主要矛盾:人对“融”入街区的意愿与现有街区空间的“隔”的矛盾展开,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 概念解读:从街区的要素分析街区中的“隔”与“融”;
    • 街区印象:从人、车、公共空间三个方面分析街区现状中的“隔”;
    • 提出问题:尝试探索“隔”背后的深层原因;
    • 行为分析:从行为出发,挖掘街区中人“融”入街区的意愿与空间需求;
    • 空间总结:从行为的空间需求出发,总结设计各种行为的需求空间;
    • 方案设计:用整体设计思维和统筹管理方法,释放出街区的公共空间,并将总结出来的一系列行为需求空间,因地制宜地植入街区中。

    另外为了更好、更形象地展示街区,运用影像多媒体手段辅助表达南商路街区的总体印象。

    broken image

    ▲�团队成员

    ▲左上:叶佳;左下:陈世奇;右上:王婷娟 右中:颜才利 右下:杨媛

     

    感谢清华苑总部规划师吴卫华的指导

  • 岗厦黄昏

    ——城中村纪录片

    制作

    蒋伟、邹丽然、郭佩旋、张琳、钟海伦、谭逸荣、卢颖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

     

    策划

    马立安、任珏、万妍

    @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

    broken image

    ▲影片截图

     

    《岗厦黄昏》是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为城中村调研项目《岗厦罗生门》而策划拍摄的一个城中村记录片。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中村发展现象及其改造更新都对城市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深圳的快速城市发展离不开众多的外地移民,在房价高昂的背景下,以岗厦为代表的城中村聚集了大量来深打拼的租户。


    低廉的房价和生活成本降低了他们进入城市的门槛,小型、便利的商业也给他们带来生计或是减轻了城市生活的压力。但是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支撑着城市正式空间的正常运转的大量租户却处于城市权利的贫困。


    在岗厦西拆除后,有的租户永远搬离了城中村,有的搬至另一个城中村。《岗厦黄昏》通过土木再生介绍的三位租户代表,给大家呈现曾经住在岗厦村(河园片区)的租户们眼中的岗厦村和城中村生活。

    broken image

    ▲影片截图

    broken image

    ▲影片截图

    broken image

    ▲深大制作团队在现场

     

    团队介绍

     

    《岗厦黄昏》由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策划并提供拍摄资源支持,深圳市金地大百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该作品由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的毕业生蒋伟、邹丽然、郭佩旋、张琳、钟海伦、谭逸荣、卢颖创作。土木再生的马立安、任珏、万妍参与提出了学术与艺术上的建议。

  • 再见!我们的桂庙时代

    @微信公众号深圳吃货小分队

    broken image

    ▲作品局部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桂庙已经成为了深大的一部分,无论是部门聚餐、社团庆功、小组作业开会,亦或是约饭、打麻将、劈酒小酌……但一张桂庙拆迁改造的通知,深大似乎要和桂庙说再见了。这里有你认识的老板,有你每周都要吃几次的小店,在改造后还会不会回来,我们不得而知。

    broken image

    ▲作品局部

    那间小店,一个非常有趣的店名,老板也非常好人。每人送一支深晖菊花茶是多少年来的惯例。招牌是猪肚鸡,每桌必点,还有所有人都爱吃的涨蛋,有时还会点上一份煎饺。所有食物都很烫,尤其在冬天的时候喝上一碗热热的猪肚鸡汤,真的是非常满足。

    broken image

    ▲作品局部

    想在桂庙喝糖水,就一定要去心怡甜品了。甜品种类琳琅满目,但是每次来,大家都会点自己一直点开的那一碗。下午来的话就能看到老板两公婆把做好的糖水放在大风扇下吹凉。人多的时候楼上楼下全都坐满了,还要不停的送外卖。楼上还有两张麻将桌,多少人翘了课就跑这开台了。

  • 村络计划

    任珏、万妍

    @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

    broken image

    ▲村络计划示意图

    村络计划,是一项通过新媒体、数据研究、社会化地图绘制等创新方法进行乡村建设实践及研究计划。

     

    以村为络,互动城乡,是村络计划的主旨,透过具有lbs地图功能的手机及网络平台,为乡村建设提供即时的信息服务,以村为络,互动城乡。

     

    broken image

    ▲村络APP界面截图

    目前村络App正处于内测阶段,即将上线。

    broken image

    ▲村络沙龙现场

    作者介绍

    任珏,农村信息化及城镇化专家,曾任《家庭》杂志深度调查记者、壹基金公益基金会项目传播顾问、雅安地震救灾地图志愿者团队负责人,2014云南鲁甸地震灾后重建评估调研项目专家组成员。 曾参与壹基金公益基金、李嘉诚基金会、汕头大学 、四川大学等公益及学术机构的农村发展项目。

     

    万妍,深圳大学建筑学硕士,因深圳城中村研究而发展出关于中国农村发展的兴趣,目前任职土木再生项目经理,致力于城乡关系与乡村建设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

  • 深圳,你不懂海的风情!

    ——深圳河

    林聪 @林聪建筑设计工作室

    broken image

    ▲调研所摄

    人类有追求美好环境的天性,纵观世界各地一直都在进行的城市美化运动。各地的开山造湖运动也一直在现实中上演,而有良好海景资源的深圳并没有发挥滨海资源的优势。深圳像是一个忘记了自己滨海城市的身份……

     

    是什么原因导致深圳滨海不海?深圳的海有照顾到大多数公众的需求吗?有什么对策改善?

     

    笔者尝试以社会建筑师的视角研究深圳与海的关系,从物理性的地理区位开始分析,进一步以城市规划和运营的角度总结目前深圳滨海规划的得失,最后设想让深圳河起到观光通航的作用,贯通深圳湾与大鹏湾。文中有较大的篇幅设想深圳运河贯通后为深圳的产业发展与环境改善在良好的互动中发展,促进滨海旅游及相关的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冀望以深圳河为依托为陆港两地(不仅限于深港)提供可持续的合作模式,让深圳河起到两地情感融合的纽带。.

    broken image

    ▲作品手稿

     

    林聪建筑设计工作室

     

    2014年5月成立于深圳,以执着于建筑设计梦想的年轻成员为主,追求本真设计。

     

    理念:坚持原创设计是对项目唯一性的尊重。

     

    以不同的视角定义建筑,不局限于解决建筑的环境、形态、功能、光影、尺度等形式范畴,始终在自由发散式思维与严谨理性中寻求项目的内在价值,积极融入文化领域的灵性、意境、性格、趣味等感性元素,充分考虑建筑的社会属性,致力于实现公共价值与商业价值的良性平衡。

     

    作者介绍

     

    林聪,林聪建筑设计工作室创始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毕业。从16岁开始以自发的兴趣学习建筑设计,以圆珠笔手绘为起点踏上了追求建筑设计的学习历程。 高中毕业后没有参加当年高考,在工厂做了半年的生产工人后开始从事基础室内设计,但凭着兴趣与信念的强大驱动力,同时得益于信息时代带来的多样性学习途径,对理想的追求从未间断。

     

    2005年起在广州陈万里建筑设计事务所从事建筑设计工作。2009年起在迈思亚洲顾问有限公司得到了更系统的建筑实践机会,并在职研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课程。2013年曾以合伙人身份加入澳大利亚(深圳)若尔建筑设计公司。2014年5月创立本工作室。冀望以本真的态度和原创的设计对待每一个项目,不为浮燥的功利社会所左右,享受创作的过程,探寻建筑以外更多的意义。

  • 上梅林公共空间提升研究

    黄伟文、梁秀枝、禹点、钟秋原、胡诗旸、李雯庆、张春蕾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broken image

    上梅林片区位于梅林后山与莲花山之间,多为90年代建起的住宅和电子工业厂房,虽然处于深圳的中心位置,可其城市空间建设品质与一山之隔的福田中心区有着巨大的差距。随着龙华线的开通,以及大型办公、商业体的进驻,梅林片区的发展优势越发突出。如何整合现有公共空间,提升梅林片区形象和城市体验?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以下简称“促进中心“)坐标上梅林中康路,作为活跃的社区成员之一,关注“身边的城市”,自主开展上梅林公共空间提升研究。促进中心整合城市设计和城市管理相关资源,首先分析社区现状问题和优势,并设想片区公共空间提升的可能性和实施策略。项目进行期间,促进中心也充分借助社区资源,在梅林街道办组织的人大调研讨论会上汇报项目内容,并向梅林区人大代表征求社区空间提升的需求和意见。

    broken image

    ▲梅林联组人大调研讨论会

    第一阶段的上梅林公共空间调研结束后,促进中心开始探索“二层地面系统”理念在上梅林社区应用的可行性,随即产生了“梅林高线公园”的设计概念:在保持现有道路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城市公共空间,串联住宅、商业和公共空间。二层步行系统可实现人车分流,保证人行活动安全,最大化的利用街道空间资源,在建筑密度高的社区公共空间提升项目中凸显优势。

    broken image

    ▲公共交通提升方案

    上梅林城市公共空间提升研究仍在持续进行中,如果你是上梅林社区居民,想要和我们分享社区需求,或城市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学者、从业者,想要加入上梅林公共空间提升方法的讨论中,请联系yudian@szdesigncenter.org.

    broken image

    ▲团队讨论照

    此项目为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的自主研究项目,团队组成:

    项目总负责人:黄伟文

    项目主管:梁秀枝

    项目成员:禹点、钟秋原、胡诗旸、李雯庆、张春蕾

    参与工作坊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郭永聪 (高级工程师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研究分中心)

    古海波 (副总规划师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规划设计所)

    梁治宇 (科长 深圳市城管局园林处)

    罗栋 (博士 福田区城管局)

    田锋 (所长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 新羌

    ——都市边缘的国营农场社区变迁

    万妍、李凌云、王慧明、胡彦綦

    @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

    broken image

     

    深圳过去三十余年的城市化进程,使其成为典型中国模式的发展代表。在这个城乡关系持续动态变迁的区域内,主流的目光往往聚焦在资本与资源集中的中心城区,而对于城市边缘的乡村地区极少关注。这些区域的状况往往集中城市发展中最主要的矛盾和问题。土木再生持续关注中国的城乡关系和农村发展,在本项目中作为一家知识型机构尝试通过深入的调研来增进对于城市边缘地区的知识积累以提供给可能的实践者参考。

     

    土木再生于2012 年开始关注新羌社区,并陆续对该社区的状况进行了多次的调研。2014 年土木再生将新羌调研作为一个项目,向深圳市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申请了孵化器内部创投,并于2015 年3月对该社区进行了21 天的田野调查,用人类学方法对新羌的居民进行口述历史的访谈。当前中国乡村以及城市的发展实践需要更多深入和务实的调研工作,以形成理性的思考。我们相信这份报告能够对希望了解深圳边缘城乡关系状况的读者提供一些价值。

    broken image

    ▲调研时拍摄

    broken image

    ▲作者介绍

    左上:万妍      右上:胡彦綦      下左:王慧明        下右:李凌云

  • 舆论力量追踪:身边铁丝网的建与拆

    王启豪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broken image

    由于边防安全、保护红树林生态等工作的需求,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边防部门于11月初前后建设了500米长深圳湾铁丝网。

    broken image

    ▲照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深圳大件事”

    2015年11月6日上午,新浪微博认证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主任规划师”的网友龚先生“ekong2000”,发布了关于深圳湾铁丝网的讯息,当日达到500多次转发量。身为职业规划师的市民龚先生当即向城管局、规土委等相关单位了解情况,并通过自媒体在第一时间对外呼吁。

    broken image

    ▲照片来源:新浪微博用户龚先生“ekong”

    同日许多网友转载由“旅美札记”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从“上锁”了的深圳湾说起》。自媒体的迅速传播使该文在短期内的阅读量超过1.9万次,并被多个主流媒体转引。文章对铁丝网的建设表达了质疑和否定。信息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传播开后,许多市民、网友均反映不能接受在深圳湾架铁丝网,对围网行为表达不满。

     

    2015年11月7日,各大媒体前来深圳湾核实,发现了长达500米、高达5米的铁丝网。铁丝网路边树立“严厉打击偷渡走私,坚决维护边境安宁”的指示牌,落款为广东省海防与打击走私办公室。11月8日,各大媒体(如晶报的《深圳湾公园咋拉起建500米铁丝网?》)陆续加大对此事件的关注,使更多的市民参与、关心铁丝网建设的时间。

     

    2015年11月9日,基于近来的公众反馈,边防部门与深圳市政府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协调铁丝网建设问题。

     

    一周之后,2015年11月14日,铁丝网事件的持续发酵,引发了各界人士关注,其中包括深圳市22名市、区级政协委员和环保人士。深圳市人大代表李继朝和深圳市政协委员李毅联合发起了深圳湾铁丝网建设的现场调研活动,有20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虽然铁丝网的建设单位并没有在当日露面和回应。但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过在深圳湾公园管理处以座谈会的方式,邀请公众参与、表达了各自的意见。有市政协委员表示深圳湾公园是属于深圳市民的,即使相关建设单位具备设防的权力,但在筹建时应该有相关的评估,并且征求广大市民的意见,不应该自说自话地就把铁丝网建起来。

     

    与此同时,媒体持续发挥力量,比如晶报对“深圳湾公园建500米防护网”一事进行了持续的“非常话题”热议,不仅深受普通市民关注,也引来政协委员、规划设计专业人士的各抒己见。

    broken image

    ▲照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深圳之窗”

    2015年11月28日上午,边防部门和深圳市城管局公园管理中心开会决定拆除铁丝网,日后将用科技手段加强边防管理。下午2点30分左右,有市民称铁丝网拆除工作已经开始。晚上7点07分,市人大代表朱闻博闻讯赶到了现场核实。有市民发现从部分下层铁丝网已被拆除,铁索桥下面还放了一排施工用的脚手架。 市人大代表朱闻博认为,深圳湾建铁丝网的出发点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要按照“公众咨询、专家审查、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领导决策”的程序进行。市政协委员李毅介绍,铁丝网能如此迅速开始拆除,说明边防部门倾听了市民的诉求,考虑到深圳的城市规划,维护了深圳国际化的城市形象,值得点赞。

     

    深圳湾铁丝网的建与拆是公众参与及舆论力量产生作用的典型城市设计案例——源自于规划师、市民的发现与呼吁;经过微博、微信等妹子平台的传播与发酵,引起了众多市民、媒体的关注。进而产生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众舆论的共同表达及参与。很多边缘地带的城市规划设计的决定性因素并不是专业人士,而是公众的需求和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的其他方面也当如此。

     

    资料来源: 深圳晶报,深圳特区报,南方都市报,深圳本地宝,深圳论坛,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作者:胡文),微信公众号”旅美札记“,微信公众号“深圳之窗”(作者:杨小胖),微信公众号“深圳大件事”(作者:刘晨)

  • broken image

    土木再生

    Retumu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催生了很多社会团体。"土木再生"就是在深圳发起的以深圳、香港及台湾三地建筑、规划设计师为主的,致力于用设计知识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专业志愿者联盟。成员包括职业建筑师、规划师、政府和企业管理人员、媒体人等多种专业人士。

     

    与一般的仅凭热情自上而下送设计进灾区的支援方式不同,"土木再生"的理念是希望开展通过对震区传统的、当下的以及未来的城乡建设方式进行反思和探索,来推动一系列再生,包括:受灾环境的再生,家园、生活和希望的再生,适于当地的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的再生,以及土木相关专业的再生。

     

    总结灾区工作的经验与不足,"土木再生"也在逐渐转型,从起初专门致力于灾后重建工作过渡到通过对周边城乡环境设计质量的关注,包括本地传统的、当下的以及未来的土木建设方式进行研究探索,并于2013年正式注册成为民非企业"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希望构建一个思想知识库和开放协作平台,汇集乡村/边缘社区实践案例(包括城乡范围内的自建房、乡镇规划、公共设施和临时设施、受忽略的人居环境和社区建设),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共同交流探讨乡村/边缘社区设计与营造问题,并为这一领域的设计需求和资源供应提供信息对接的服务。

    broken image

    村络计划

    Rural Meridians

    “村络”(Rural Meridians)是土木再生一项通过新媒体、数据研究、社会化地图绘制等创新方法进行乡村建设实践及研究的计划。以村为络,互动城乡,是村络计划的主旨,透过具有lbs地图功能的手机及网络平台,为乡村建设提供即时的信息服务,以村为络,以城助乡。

     

     

    村络计划,包括以下3层意思:

    一、是在新兴城镇化大背景下重新梳理被忽视甚至被中断的乡村脉络;

    二、是建立乡村实践交流与协作网络;

    三、是通过协作网络穿针引线和点按乡村健康发展之穴位经络

     

     

    除了村络线上平台,村络计划还包括线下的村络沙龙,到目前为止,村络沙龙已经成功举办两期。通过线下沙龙,分享乡建案例,推动乡建工作者的交流和互动,为乡建积累研究资源和人际网络。

  • 『身边的城市』调研倡议书

    broken image

     

    随着深圳的“山寨”文化成功转化为全球创客运动的肥沃土壤和正面能量,另一深圳突出的城市现象——容纳深圳一半人口的城中村,也需要通过大量研究来呈现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客观作用和自发经验——这种自发建造与创客的自发创造精神有着某些共同之处。

     

    十年五届的深双(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一直关注这一城市现象并展出过相关研究(如2005年首届深双有都市实践的《深圳城中村两项提案》和 MIT等六所高校的《大新村改造研究》,最近一届有筑博设计的《时空边缘:深圳市龙岗老墟镇城市研究》,等等)。

     

    总的来看,作为深圳“设计之都”重要力量的深圳庞大建筑师/城市规划师群体,无论是对本地城中村/自发城市现象的观察研究,还是对深双的参与,都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发挥。而随着城市更新而不断消失的深圳城中村/自发建造,也使得这种独立的、抢救性的研究,哪怕是收集和建立起基础数据信息,也显得尤为迫切。否则,深圳专业界就会坐失对身边的、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城市化问题和草根设计智慧的研究和发言权。

     

    因此,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联合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并得到深圳市城市更新办公室的支持,发起“身边的城市:深圳自发建造独立调研”的倡导,诚邀深圳建筑师/城市规划师等专业机构或团队,调动自身资源,观察、测绘和调研身边的城中村、自发/临时建造、边缘社区等与自身专业和生活相关、但又为专业主流所忽略的城市现象,并计划将成果呈现到今年12月开幕的第六届深双上面。

    broken image

     

    1、调研团队:深圳建筑师/城市规划师/设计师等个人、专业机构或院校研究团队,鼓励跨专业(社科、人文、生态等)、跨地域(深圳以外)合作。

     

    2、调研对象:自发/临时建造等非经当下正式规划与设计程序出现的聚落与社区,如城中村、民宿、食街、艺术村、老旧建筑自发改造利用、等等,最好就是调研团队身边、工作生活相关和熟悉的。

     

    3、调研内容:自发城市空间/建筑/构造的形成机制、过程和使用状况,包括土地与产权制度、社会架构与用户身份、宅基地政策与标准、建筑单元(当年炒更或原始施工图纸、测绘图纸、内部使用的空间划分方式等)、空间形态与肌理、结构与材料、施工组织与队伍、市政设施、公共配套、租金房价、故事讲述(股份公司/业主/设计师/施工队/租户/等)等等。

     

    4、调研成果:测绘图纸、影像、访谈、分析图表、文字报告、3d数字或实体模型、绘本、艺术创作等等。另注:深圳很多专业者的乡村调研实践(如参加“三师下乡”)成果也欢迎提交。

     

    5、时间:2015年5月(报名成功即日起)-11月29日,报名截止日期为2015年6月3日。

     

    6、经费:独立筹集。

     

    7、回报:

    a、塑造对身边城市有专业与社会担当的独立研究精神,吸收草根与自发的设计智慧;

    b、成果信息进入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的“村络”平台用于分享交流;

    c、共同努力参与深双展览或独立平行展;

    d、共同努力出版调研成果;

    e、共同努力争取其它资源的支持和赞助(欢迎为总项目或单个团队提供赞助、冠名或参与活动发起与组织)。

     

    8、学术支持:将邀请该领域相关专家组成学术团队进行指导和点评,并有选择团队参展、出版的权利。目前专家团成员有:孟建民、刘晓都、马立安、杜鹃、黄伟文等;

    主办单位: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支持单位:深圳市城市更新办公室;

    统筹协调:深圳市土木再生城乡营造研究所;

  • 保持联系

    如果您希望持续获得我们最新消息,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